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健康教育 >

健康教育

中医健康教育

便秘小知识
点击次数:1876     发布日期:2017/8/4      
  患者:“医生,我总是肛门有下坠感,老想上厕所,但每次都是拉一点稀稀的大便,解完之后还想解……”
 
  医生:“哦,您要做一些检查,可能是便秘。”
 
  患者:“可是我大便不干,都是稀的,每天都拉好多次,我吃了好多药都没效果。”
 
  医生:“这也是属于便秘,便秘不光是几天不解、大便干,像您这种排便费力,有排便不尽感的都是便秘。”
 
 
  这是在便秘门诊咨询病人常见的情况。很多人可能会不太理解:便秘不是好久不排便、大便干结难解吗?拉稀怎么会是便秘呢?其实,这是大众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。
 
  便秘有多种类型,也有不同的症状,但只要是排便困难、每周便次减少或有排便不尽感、排便费力,无论大便干与稀,均称之为便秘。便秘排除器质性原因,临床常见的“功能性便秘”又细分为慢传输型、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3种。
 
 
  上述患者就属于出口梗阻型便秘,这种便秘多发于女性。有些中年女性患者因经阴道分娩史、盆腔手术史,或长期腹压增高,使盆底受损松弛,进而造成直肠前突、会阴下降综合征、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等。在排便时,盆底肌和肛门外括约肌不能完全松弛或是产生矛盾性收缩,导致大便排出受阻。部分患者有排便反射的损害或丧失,这些都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原因。
 
 
  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%,女性多于男性,老年多于青壮年。但很多人认为便秘不是病,不用治疗,只有一小部分便秘者会就诊。其实便秘对身体危害很大,尤其是严重时会诱发脑出血、脑梗塞、高血压、猝死等多种疾病。
 
  所以在以下便秘症状中,如果您符合两项或以上,应及时到医院肛肠科进行专业规范的治疗。
 
  ●  排便费力、干; 
  ●  大便硬结或干球样大便;
  ●  排便不尽感;
  ●  肛门直肠梗阻感;
  ●  需手助排便;
  ●  每周排便少于3次。
 
 
  便秘的预防有技巧:一饮、二吃、三动。
 
  一饮
 
  身体健康者,每天需饮水1500-2000毫升,也就是每天饮水8大杯以上。天热出汗,需要饮水更多予以补充。
 
 
  二吃
 
  多吃粗粮、全麦粉食品、山芋、土豆;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;多吃花生、核桃仁、蜂蜜等。
 
 
  三动
 
  养成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的习惯,不管有没有便意先蹲一下,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排便的好习惯,多运动,如慢跑、快走等。
 
 
  便秘的治疗原则是根据便秘轻重、病因和类型,进行综合治疗,恢复正常的排便习惯和排便生理。
 
  一、 一般治疗:加强排便的生理教育,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(如增加膳食纤维含量,增加饮水量)及坚持良好的排便习惯,同时应增加运动。
 
  二、 药物治疗:选用适当的排便药物。选择药物应以少有毒、副作用及药物依赖为原则。需要注意的是,对慢性便秘患者,应避免长期应用或滥用刺激性泻剂。
 
  三、 心理疗法与生物反馈:中、重度的便秘患者常有焦虑甚至抑郁等心理因素或障碍的表现,应予以认知治疗,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。
 
  四、 外科治疗:如经严格的非手术治疗后仍收效不大,且各种特殊检查显示有明确的病历解剖或确凿的功能性异常部位,可考虑手术治疗。
 
  五、 中医治疗。

 
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湘ICP备15019702号-1 Copyright 2018 版权所有: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

地址:湖南省郴州市桔井路30号 24小时急救电话:0735-2894120 2479120

苏仙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电话:0735-24790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