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健康教育
- 中医健康教育
| 心脏康复,你了解多少? |
| 点击次数:2243 发布日期:2018/4/16 |
心脏康复是指应用多种协同的、有目的的各种干预措施。包括康复评估、运动训练、指导饮食、指导生活习惯、规律服药、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和接受健康教育等,使患者改善生活质量,回归正常社会生活,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。 那么 心脏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 需要注意些什么呢?
起床指南 早上起床后,人体处于脱水的状态,血管更容易出现栓塞。同时,研究报道也指出:心肌梗死在早晨时间段容易发作!若起床慌张匆忙,更是增加了心肌梗死的发作风险。
建议 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,起床后在轻松、宽裕的时间里做事,开始新的一天。 排便指南
心脏病患者要牢记两点: 憋尿、憋大便及便秘都会加重心脏负担; 使用坐便器比蹲便更容易减轻心脏负担。 建议 心脏病患者平时要注意预防便秘。在排便中,不要憋气用力排便!用力憋气排便,将使血压升高,增加心脏负担,诱发心脏病的发作。 洗澡指南
心脏病患者要洗澡,尽量选择在家里有人的时候洗澡。心脏病患者洗澡水温过高及水位超过胸口,都可以加重心脏负担。 建议 正确的做法是,用温水先泡一下下肢等身体远心部位,使身体适应水温后,再将全身心脏以下的部位泡入澡盆,可以减轻心脏负担。 睡眠指南
心脏病患者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(每天在同一时间睡觉、同一时间起床),可以起到调整和保持身心安定状态的作用。而睡眠不足,会使得血压和脉搏升高,增加心脏负担。 建议 心脏病患者睡觉前1~2小时,调整室内灯光进入睡眠准备状态。减少睡觉前电视和电脑灯光的刺激。可以采取一些芳香疗法以及饮用一些药茶等,使自己身体进入放松状态。 服药指南 每位心脏病患者的病情各有不同,所配的处方药物也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状态所给出,所以患者药物的增加或者减少要得到主治医生的同意方可。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: 服药时要用白开水服药,用茶、饮料、牛奶等服药可能会改变药效。 记录指南 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,管理好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十分重要的。每天养成测量血压、脉搏、体重的习惯。
建议 记录好每天可以做的事情和身体状态,并将记录的内容写在日志里,可以直观有效的观察和了解病情的细微变化。 心脏康复,必须要做到终身坚持,所以需要周围环境的家属和亲友的帮助。大家要关心患者病情,鼓励和支持患者坚持康复治疗。 |


